总部动态

以电为中心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发布日期: 2019-09-12     访问量: 0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能源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担当作为,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要贯穿始终。

 

持续增强优化配置资源能力 推动能源供给革命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让我国的能源发展站上了新起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电气化水平,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9月3日,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系统通信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进入启动调试准备阶段。这条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廊”的综合管廊,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

 

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是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的12条输电通道之一。工程投运后,华东特高压交流环网形成,将大幅提升华东地区外受电能力,每年可以减少发电用煤1亿吨,减排二氧化硫48万吨、氮氧化物47万吨、烟尘6万吨。

 

2012年冬天,我国四分之一国土面积上约6亿人受到雾霾影响。治理雾霾,根本出路是调整能源生产结构、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电力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在经济转型升级、能源清洁转型的形势下,在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加快调整能源结构。8个月后,国家决定加快建设包括“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

 

2017年年底,“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全部投运,华北电网初步形成特高压交流网架,京津冀鲁新增受电能力3200万千瓦,长三角新增受电能力3500万千瓦。

 

截至2018年年底,公司累计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线路长度3.49万千米,变电(换流)容量3.61亿千伏安(千瓦);跨省跨区输电能力2.1亿千瓦,累计输送电量1.24万亿千瓦时;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46亿千伏安,输电线路长度达到103万千米。

 

“西电东送、北电南供”,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东中部能源消费中清洁能源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2018年年底,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5亿、1.8亿和1.7亿千瓦,均为全球最大规模。公司经营区域清洁能源装机5.7亿千瓦,新能源交易电量达39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新能源消纳实现“双升双降”目标。

 

2019年是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攻坚年。按照“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需要,公司制定了促进清洁能源消纳30项重点工作,促进清洁能源有序发展,并通过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扩展清洁能源消纳空间。

 

6月9日至23日,青海连续15日全部以清洁能源供电,360小时用电零排放。“绿电15日”,青海清洁能源所发电量不仅满足了省内用电,还外送10.68亿千瓦时。

 

1~6月,公司经营区域内清洁能源交易电量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电量2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建设期、测试赛期和比赛期用电也将全部纳入绿电交易,预计交易电量总规模7亿千瓦时。

 

到2050年,我国能源发展会出现“两个50%”,即在能源生产环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会超过50%;在终端消费环节,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超过50%。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将依靠电力系统来完成,给加快电网转型升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三型两网”建设是电网企业推动能源生产革命、消费革命的重大战略举措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根本途径。

 

大力实施电能替代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

 

21世纪以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持续深化,全球正开启新一轮电气化进程。推动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提高电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方向。

 

据测算,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就可下降3个百分点。2018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24%。

 

2018年11月2日,在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伏道镇夹河村,村民田文平望着崭新的电杆、电线,心中充满期待:“今年我们村也能用上电采暖了,不仅干净方便,还有补贴,我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以前,田文平一到冬天就开始张罗运煤、储煤,修理煤炉、烟囱,“烧炉子先不说暖不暖和,到处都是煤渣,满脸是煤灰,还担心煤气中毒。”

 

和田文平所在的夹河村一样,河南省广大农村地区长期依靠散烧煤、烧柴等方式取暖,不仅污染空气,还不安全、不方便。电采暖作为一种环保、经济、便捷、卫生的取暖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到居民温暖过冬,关系到空气能不能更清洁,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电煤比重与电气化水平偏低,大量散烧煤与汽车、靠港船舶等燃油消费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2016年,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指出,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并明确在北方居民采暖、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与消费四个重点领域推进电能替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司积极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以电能替代其他化石能源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公司已累计完成420万户居民、3万余家企事业单位“煤改电”任务,推广电取暖面积近9亿平方米。

 

机场、港口、景区等终端用能领域电能替代项目也在实施,推动更大范围的绿色发展。

 

即将投入运行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已建成13处光伏电站、1200台电动汽车充电桩;机场内打造3分钟充电网络,推进机场廊桥岸电绿色升级,实现飞行区停靠航班全部用电。三峡坝区绿色岸电发展试验区在建设,长江流域港口岸电服务网络工程在推进,沿海、京杭大运河、沿长江主航道“两纵一横”港口岸电工程在建设,统一便捷的车船联网运营服务平台在形成。“全电景区”“全电民宿”的开发,将燃煤锅炉、农家柴灶、燃油公交等改造为电加热(制冷)设备、电炊具、电动汽车,实现了电能在取暖、餐饮、照明、交通等领域的全覆盖,让游客享受便利,也让景区更加绿意盎然。

 

电动汽车的推广是电能替代的重要部分。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累计推广电动汽车290万辆,占全球总保有量的一半以上。有专家估计,到2040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或将超过2亿辆,车载动力电池的功率将超过20亿千瓦,相当于100个三峡电站的功率。

 

公司高度重视充电网络建设,建成“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城际快充网络,覆盖全国19个省份171座城市4.9万千米高速公路。全球覆盖范围最广、接入充电桩数量最多的智慧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充电桩31万个,服务电动汽车用户超过193万人。

 

电能替代持续推广,促进第三产业用电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增长126.9%、港口岸电用电量增长316.9%、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业用电量增长18.6%。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16年印发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2020年,电能替代新增用电量约4500亿千瓦时。公司2016年~2018年已完成替代电量3566.02亿千瓦时。其中,2018年完成电能替代电量1353亿千瓦时,占当年全国完成总量的87%。

 

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7.5万个,实施替代电量85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散烧煤约47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47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2695万吨。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公司推进“三型两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公司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报